你是否也曾想过,在山里小屋、渔船、房车上,用上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发电系统,摆脱对市电的依赖?
其实,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工程师才能完成的事情,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和公式,你就能自己算出适合的小型离网光伏系统配置。
离网系统(Off-grid Solar System)是指不依赖公共电网,完全通过光伏发电 + 蓄电池储能来满足用电需求的独立系统。它非常适合在偏远山区、海岛、牧区、房车、渔船等缺乏稳定市电的地方使用。
下面,我们用 4 个步骤,帮你一步步算出所需配置。
光伏板(太阳能板)的功率决定了你的系统能发多少电。
计算它的核心思路是:先弄清楚每天需要多少电,再结合当地气候(尤其是日照时长)来确定光伏板的总功率。
公式:
组件功率 = (每天用电量 × 连续阴雨天富裕系数) ÷ (当地平均日照时数 × 系统效率)
* 每天用电量:可以用所有设备的额定功率 × 使用时间相加得出。
例如,LED 灯 10W × 5 小时 = 50Wh,冰箱 60W × 24 小时 = 1440Wh。
* 连续阴雨天富裕系数:为了应对连续几天阴雨天发电不足的情况,通常取 1.1~1.3。
* 当地平均日照时数:可以通过当地气象数据查询,例如北京年均日照约 4 小时,海南可能 5 小时以上。
* 系统效率:考虑电缆损耗、控制器效率、逆变器损耗等,一般取 0.75~0.8。
举个例子:
假设你的每天用电量是 3000Wh,当地平均日照 4.5 小时,系统效率 0.78,连续阴雨天系数取 1.2:
组件功率 = (3000 × 1.2) ÷ (4.5 × 0.78) ≈ 1026 W
也就是说,你需要装总功率约 1kW 的光伏板,比如 4 块 250W 的组件。
逆变器的作用是把光伏电池板或电池的直流电(DC)转换成交流电(AC),供普通家电使用。
它的功率必须能满足你的最大瞬时用电需求,尤其要注意感性负载(电机类设备)的启动冲击电流。
公式:
逆变器功率 = (阻性负载总功率 + 感性负载总功率 × 5) × 裕量系数 ÷ 功率因数
* 阻性负载:电阻型设备,如电灯、电热水壶、烤箱等。
* 感性负载:有电机或压缩机的设备,如冰箱、水泵、空调等。启动瞬间功率可能是额定功率的 5~7 倍。
* 裕量系数:一般取 1.2~1.5,保证有余量。
* 功率因数:通常取 0.8~0.9。
举个例子:
假设你有灯具 200W(阻性负载),冰箱 100W(感性负载),裕量系数取 1.3,功率因数取 0.85:
逆变器功率 = (200 + 100×5) × 1.3 ÷ 0.85
≈ (200 + 500) × 1.3 ÷ 0.85
≈ 700 × 1.3 ÷ 0.85
≈ 1070 W
你就需要一台至少 1.1kW 的逆变器,最好选 1.5kW 的型号更稳。
蓄电池是离网系统的“电仓库”,晚上或阴天用的电主要来自它。容量大小取决于你需要连续供电的天数和每天用电量。
公式:
蓄电池容量(Ah) = (每天用电量 × 阴雨天供电天数) ÷ (放电深度 × 充放电效率 × 电池组电压)
* 放电深度(DOD):铅酸电池建议取 0.5~0.6,锂电池可取 0.8~0.9。
* 充放电效率:一般取 0.85~0.9。
* 电池组电压:常见有 12V、24V、48V,功率越大建议用高电压。
举个例子:
假设你每天用 3000Wh,想要在 2 天阴雨天也能用电,使用 48V 锂电池(DOD=0.9,效率=0.9):
蓄电池容量 = (3000 × 2) ÷ (0.9 × 0.9 × 48)
≈ 6000 ÷ 38.88
≈ 154 Ah
你就需要一组 48V 154Ah(约 7.4kWh)容量的电池。
光伏控制器负责调节光伏组件给电池充电的过程。
它的规格主要看最大输入电流,公式如下:
公式:
控制器输入电流 = 光伏组件最大功率 ÷ 电池组电压
例如,你的光伏板总功率 1000W,电池组电压 48V:
控制器输入电流 = 1000 ÷ 48 ≈ 20.8A
因此,你需要选一个输入电流大于 21A的控制器,通常会选择 MPPT 型(效率高,阴天也更有优势)。
小型离网光伏系统设计的核心是根据需求精算配置,而不是“买几块板子+几块电池”就完事。
掌握这 4 个公式:
你就能算出一套既够用又稳定的小型离网系统配置。
第一次设计时可以在公式结果基础上多留 10%~20% 的余量,这样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天气变化和设备扩展。